top of page
  • 作家相片鄭季顓

台塑企業文物館

台塑企業文物館


企業形象博物館(CIM)之臺灣塑膠王國史詩鉅作


文字 | 鄭季顓 攝影 | 鄭季顓 江鈺茹 資料提供 | 台塑企業文物館


 

高達7層樓的展示空間,是棟外在謙遜、底蘊深厚的文物館。

  什麼樣的企業才算「有歷史」的企業?


  除了「創立時間」要夠久、「金字招牌」要令人印象深刻這些要素,蘊含深度「企業文化」的公司,才能在歷史洪流中,閃耀出時代昇華的榮光。


  成立「企業形象博物館(Corporate Image Museum)」的企業,其深厚的文化底蘊與充實的博物館藏,除了是品味與格調的代表,更彰顯企業之於社會在文化深耕與人文培養面的實質貢獻。

外在謙遜 底蘊深厚的文物館
館前高聳矗立的尖柱狀碑體。

  於1954年草創的台塑關係企業,深富企業文化內涵與企業責任,其位於長庚大學校區內的「台 塑企業文物館」就相當於臺灣「企業形象博物館(CIM)」的絕佳範例優等生。


  該館在幽靜的長庚校園建築群中顯得獨樹一格,離校園入口處不遠,一支穿雲箭般的「台塑企業文物館」館名碑倚天拔地於主建物旁空地,高聳的圓柱狀外表在湛藍的晴空下顯得氣勢磅礡卻不盛氣凌人。建築物本體樸素的圓弧外型,讓人感到大型企業少有的含蓄,然而尖柱狀的碑體卻讓人遙想當年毛遂自比囊中錐刺,如今國際商界亦難以忽視這間來自臺灣,跨足塑膠、電子、能源、運輸、醫療……等各大領域的企業。

結合企業精神與驕傲的博物館

  台塑企業文物館中多達7層樓的博物館藏,不是高人一等的驕傲,反而是一層又一層文化底蘊的深度,分為「1樓企業形象」、「2樓創立故 事」、「3樓產業展示」、「4樓六輕專區」、「5樓多元發展」、「6樓社會回饋」與「地下1樓奇木森林」等7大專題展示場域。

免費預約制的導覽,全由經過專業訓練的長庚大學學生擔任志工。

  王永慶董事長祖父輩傳承的家訓「勤勞樸實、止於至善、永續經營、奉獻社會」與台塑集團11個最具代表性的相關企業標誌構成的兩大銅雕,環繞著號稱王永慶唯一蒐藏之南貝殼杉化石「萬 年奇木」。順暢的環繞式展示動線帶領民眾慢慢進入嚴謹的專業主題,卻又不忘穿插互動多媒體裝置與拍照設施,最後由置於最高樓層,象徵終極目標的企業社會責任主題與1樓的家訓相互呼應作結。


  遊人們可以在這棟文物館重視情境導入與氛圍鋪陳的場域中,詳盡又極富樂趣地翻閱近半個世紀以來台塑企業史詩鉅作中卓越的一座座山頭。

光照 館藏文物的點妝師
實體器械的展示,傳達清楚的意象。

  民國93年始營運的企業博物館,至今稱得上是「頗有年紀」,但其中運用的展示技巧如:投影技術、拼接螢幕、聲光展間、觸控教學、音效集束、復刻史料、模型雕塑、沙盤展示……等等,由今日眼光來看,除硬體稍嫌過時,單就其內容的精采程度與嚴謹考究而言,該館的軟實力絕對經得起時間考驗。


  近年來,館方針對硬體的改良,除維護外也漸汰換老舊系統。尤在燈光系統的革新成效可謂有目共睹。


  燈光,是博物館的化妝師,無論對史料或展版文字設計都有畫龍點睛的效果,在情境式場景重建的2樓「王家故事區」以及充滿科技感的4樓「能源劇場」,更是突顯燈光的重要性。據館方表示,原本的光照手法採用時下流行的鹵素燈,光線效果柔和且氣氛營造性佳。直到某天有位細心的導覽人員觀察到民眾「揮手扇風」的動作隨著導覽樓層高度漸趨頻繁,而發現中央天井設計雖讓採光效果極佳,卻也讓高層的展區溫度上升,夏天與1樓差距甚至可達攝氏 10度!於是館方採取了兩種手段來改善現況:首先,將原有容易產生熱度與高耗能的鹵素燈逐步替換成高效能低耗電的LED燈具;其次,針對天井採光罩處,經研究後反璞歸真利用樓頂噴灑水霧降溫。


  不但在不影響採光照度的情況下,解決樓層溫差與夏日炎熱的問題,燈具硬體升級更是讓博物館節省大筆的電費支出,平均1年可節省電費60多萬,大大減輕博物館經營的固定成本負擔。

畫面敘事式導引 讓冰冷的展品說引人入勝的故事
讓人驚呼栩栩如生的蠟像,是「畫面敘事式導引」展示技巧最佳的呈現範例。

  在博物館的血肉──文物展示內容面,台塑企業文物館著重史料考究,利用說故事的方式,搭配情境重建的手法,從王永慶的祖父母輩的兢兢業業,到王家3兄弟的白米創業史,都使用了 「畫面敘事」的手法。


  以畫面為主、文字為輔的技巧,穿插五感體驗,帶領觀眾從觀察大白菜上的露珠、茅草與泥巴屋的圍牆觸感,體現早期農人與老天討生活的樸實。轉過身,青年時期的王永慶正頂著豔陽趕路送米而歸,房裡等著的是兄弟辛勤分工的身影,影子映在狹窄的牆上、在不同等級的米缸上、在活靈活現的淘米機器上,更把這一切的故事,以視覺體感方式超越文字的藩籬倒映在觀眾眼中。


  這時,耳邊突然傳來陣陣說故事的女聲,引得小朋友四處張望,大人們能輕易的笑著發現, 那是由上方的音源罩所造成的音效集束效果,只有在正下方的民眾才會清楚接收到音訊,保障身旁遊客的觀展品質。

採用「上帝視角」 得以一窺日常不見的奇妙
舊照片訴說著企業長遠歷史,亦帶領觀眾走進往日氛圍。

  此外,更將實景手法一路延伸而上,在4樓的六輕專區裡,甫上樓梯便踏進礦坑,在地層中觀察能源的分布。爬出地表後,映入眼簾的即是先進科技填海造陸的六輕工業傳奇。


  在十幾坪的抗壓玻璃下,沙盤模型佈滿地面,遠處是填海造陸區塊、內陸是繁忙的廠區與員工宿舍,連園區內的公車站牌都能輕易瞧見,可見模型的精細度。而觀眾們如同漫步雲端般,隨興地徜徉園區,利用「上帝視角」俯視著這一切的人類工業奇蹟。

企業理念與精神的最佳代言人 一切又得重頭說回「CIM」
細如毛髮的微觀視角,皆能看出此文物館對於企業精神競競業業地呈現;唯有更細心,才能成就宏偉版圖。

  企業形象博物館(CIM)是傳達企業理念與精神的最佳代言人,更是能讓企業持續曝光的金字招牌,優良的企業自然有值得實踐的成功之道,更應該讓這樣的打拼奮鬥史淵遠流傳。


  走過台塑企業文物館,可以看到各處皆表現出其認真踏實的精神,或許就正好體現著王永慶創業以來始終秉持的樸實,其奮鬥的汗水更滴落在3樓辦公室區他用爛的體操毛巾與用剩的肥皂碎塊上,閃耀著光輝。在一旁的王永慶等身模型堅毅的臉上,似乎可以看見他的眼睛正微笑著。

150 次查看0 則留言

Yorumlar


bottom of page